欢迎访问开云平台登录入口 平台,您是第685240位访客
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资讯

淮河能源:提高博士后工作站运行质效

分享

分享到:

    发表于:2023-02-11  浏览量: 718  来源: 中国煤炭报
摘要:淮河能源:提高博士后工作站运行质效

本报讯 日前,安徽省淮南市第九批“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评审结果公示,淮河能源集团工程院采煤沉陷区空天地协同监测与开发评估创新团队及团队带头人安士凯榜上有名。除本企业科研人员外,创新团队中还有一名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的副教授周大伟。

“周大伟是我们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也是集团博士后工作站的在站人员。周博士为团队创新科研项目的完成提供了理论支撑,体现了博士后工作站与集团创新项目的深度融合。这源于近年来博士后工作站管理机制的创新举措……”在工程院生态实验室,资深主管安士凯向笔者介绍。

为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2016年,淮河能源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成立。6年多来,博士后工作站面向社会连续招收了5批、22名博士后,目前出站16人、在站6人。

“工程院受集团委托,行使博士后工作站管理职责。通过近年运行情况来看,博士后工作站较好地弥补了企业过去在科研项目上实践强、理论弱的短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工程院科技管理部副部长李琰庆坦言,过去,个别博士后项目在约定的科研研究上,只有一个大致方向;有的研发课题与企业关联度不高,成效不明显。

为进一步提高博士后工作站运行质效,工程院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法》,明确博士后招收、在站管理、退站管理等内容,并实行由博士后本人担任项目负责人、工程院按照科研项目合同运行效果进行一次性检验制度;审批通过的博士后研究项目纳入工程院年度科研计划,统一管理;工程院研发中心相关研究人员与博士后组成项目小组,共同开展研究工作等。依托企业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煤矿开云官网下载app 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淮河能源集团以博士后项目为牵引,努力破解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一些“卡脖子”难题。

目前,该集团博士后工作站6名博士后在站,科研研究主要集中于松软低透煤层井上下联合压裂抽采技术研究、电厂高温高压水蒸气用于煤层气增产(或煤炭热解)可行性研究等6个方向。这些方向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发展的重难点,既有企业重点研发项目,也有政府纵向项目等。目前,“安徽省采空塌陷现状及动态变化研究”项目进展较快。项目完成两淮采空塌陷现状调查及“一张图”绘制,现进入最后的研究报告编写阶段。

“项目不仅取得了既定的科研成果,而且为企业培养了4名沉陷监测与治理方面的专家。目前,项目人员均能独立完成采煤工作面地表沉陷监测及预计研究工作。”工程院生态实验室专家、副主任陈永春表示。过去,该集团在采空塌陷基础要素捕捉和数据信息化处理上,只能委托相关高校。如今,这一“卡脖子”难题已被解决。

目前,淮河能源集团在站的其他5个博士后的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下一步,该集团将加大企业相关科研人员与博士后项目的融合力度,推进在站博士后更多地参与到科研项目研发中来。(魏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