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村”变迁记
-
- 发表于:2024-07-11 浏览量: 780 来源: 中国煤炭网
湛蓝的天空深邃纯净,辽阔的草原无边无际。蓝天白云之下、绿色草原之上,一排排鲜红的屋顶分外夺目,屋顶上一排排深蓝的太阳能光伏板整齐伫立。
这里是国家能源集团对口支援的西藏那曲市聂荣县尼玛乡铜龙村——西藏自治区首个“零碳”示范村。短短几年时间,在国家能源集团的对口支援下,这个曾经无人问津的深度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如今的小康示范村、“零碳”美丽村、热门旅游村。
图为西藏那曲市聂荣县尼玛乡铜龙“零碳”示范村
从深度贫困村到小康示范村
聂荣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属唐古拉山地带,地处藏北南羌塘高原太湖盆区,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相对氧含量仅为海平面的57%。这里气候寒冷干燥,年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是西藏气候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
曾经的铜龙村村民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房屋破旧、人畜混居,一年四季基本靠烧牛粪取暖、做饭。回忆那时候的日子,来自铜龙村的珠措还是觉得十分辛酸:“住在狭小的石头房子里,没有电,冬天特别冷,只能整夜烧牛粪,一家人就围着炉子睡。夏天还要搬去牧场,住在牦牛毛编织的黑色帐篷里,就地铺上被褥,全家人挤在一起睡。”
为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助力高原牧区脱贫致富,自2016年开始,国家能源集团以打造国家级小康示范村为目标,累计投入5224万元,新建一批标准房屋,将铜龙村打造成为小康示范村,让全体村民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安居屋。
每户牧民都分到了一栋带院子的漂亮小楼,水泥路铺到了家家户户门口,一排排红顶白墙的砖瓦房如同一朵朵盛开的格桑花,在草原上分外显眼。村里还修了集中取水点和太阳能热水房,拧开水龙头就有干净的自来水哗哗地流出来,洗衣服更加方便,不仅有热水,还有洗衣机,大家再也不用去小河里破冰取水生活了。
2018年底,珠措一家和邻居们都搬进了新家。
国家能源集团还积极开展产业帮扶,帮助村民就业,促进增收致富,村民们的小康路越走越宽,实现了从深度贫困村到小康示范村的蝶变。
从小康示范村到“零碳”美丽村
2019年实现全体脱贫后,铜龙村村民们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畜牧业、手工业、加工业、服务业等产业,日子越过越好。然而,国家能源集团没有止步于此,持续助力乡村振兴,要让村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为充分发挥当地光伏资源丰富的优势,减少牧民生活中的碳排放,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绿色循环发展,国家能源集团援藏干部们深入开展走访调研,结合村情,发挥当地资源禀赋;发挥电力行业优势,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振兴的新路子——建设“零碳”美丽示范村。建设“零碳村”从零开始。在项目建设之前,铜龙村的村民们对“零碳”这个词还很陌生,援藏干部们便积极向村民宣讲零碳知识,经常走村入户与群众拉家常、讲政策、解疑难,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全面掌握村情民意,争取村民支持,形成“零碳”村建设的合力。
2023年9月,国家能源集团投资300万元完成了该项目一期建设,帮助40户牧民建成屋顶户用光伏系统,并配置了化学储能和智能微电网,形成了“光伏+储能+智能电网”模式,实现牧民群众电力“自发自用”+“供热供暖”的运行模式,解决了村居清洁能源供应问题。
40户屋顶光伏每天可输出2000多千瓦时清洁电,基本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取暖用电需求,不用再烧牛粪了,也不怕断电了,牧民用电供暖的负担也大幅减轻了。以前,冬季取暖,一户牧民一个冬天要烧掉18垛牛粪,现在用电取暖,再也不用整夜挤在炉子边了,屋子里也没有了呛人的牛粪味和烟味,铜龙村的人居环境更好了。
从“零碳”美丽村到热门旅游村
“村子发展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我们都愿意回到家乡工作。”铜龙村村民扎西自豪地说。
以前,由于铜龙村地处偏远,村民们的生计多依赖于传统畜牧业,收入不稳定,有的人不得不外出打工,读了书的人更是愿意往拉萨等大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不愿意回乡安家。随着对口支援工作不断推进,村里的条件不断改善,还发展了新的产业,提供了更多的优质就业机会,吸引越来越多村民回村就业创业。
“你看,那边的温泉旅游康养基地,就是我现在工作的地方。”扎西指向远处的温泉会馆说。
铜龙村充分利用周边丰富的地热资源,依托靠近那曲市区独特地理位置优势,打造温泉旅游康养基地,通过在温泉酒店屋顶及周边空地铺设光伏板,配置化学储能,形成“光伏+文旅”的特色村集体经济模式,有效解决了牧民就业问题。铜龙村玉泽温泉还成为那曲市首个获批的西藏自治区级旅游康养示范基地。泡温泉是当地百姓喜爱的活动,项目建成后很受欢迎,让铜龙村实现了“零碳”美丽村到热门旅游村的华丽转身。
目前,该项目已累计解决当地16名大学生就业,间接带动100户471人就业,2023年温泉旅游产业为铜龙村带来收入402万元,集体经济为村民分红65万元,其中光伏发电每年可为旅游产业供电70余万度,节省电费30余万元。
今年,国家能源集团将持续投入近700万元优化地热文旅项目及配套供电光伏,包括温泉设施、地热水处理设备升级改造、新建仓储设施、新建400千瓦光伏电站及690千瓦时储能工程。该项目整体建成后,将实现牧民群众电力“自发自用+供暖+助力地热文旅产业”的新模式。